通讯员:唐婷婷(文/图)编发:骆冠男
为了顺应新师范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加强大学生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的联系,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5月12日,“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公共关系与礼仪实践教育基地”在涪陵区马鞍街道办事处举行挂牌仪式。马鞍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王体彬,实践基地代表及相关工作人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祝国超,办公室主任肖代怡,任课老师冉汇真、刘梦真,学工办辅导员杨晓艳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本次仪式。
挂牌仪式在隆重热烈的氛围中进行。冉老师介绍了基地建立的背景,表明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力推进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与创新,致力于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专业知识底蕴丰富并与新时代接轨的应用型人才。祝院长对实践基地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祝院长指出,《公共关系与礼仪》课是学院顺应新师范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而开设的一门课程,致力于促使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带动下,通过“理论引导+体验教学+总结反思”教学范式,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加深学生对公关礼仪的知识理解、能力提高、素质养成与价值塑造。他衷心希望本门课程以实践基地挂牌为起点,充分利用双方资源,与马鞍街道通力合作,将课程建设得更好,将学生培养成为党靠得住、社会用得上的优秀人才。
王委员代表马鞍街道办事处对基地落户马鞍街道表达诚挚的欢迎。他谈到,长江师范学院与马鞍街道有着良好合作基础,实践基地的建立既是顺时之行又是顺势之举。课程启动以来,实践基地积极配合,为同学们提供实践平台,落实实践内容,帮助同学们在实践中提升了工作能力,积累了社会经验。他表示,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双方要进一步深化实践内容,丰富实践形式,将基地工作做得更好,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有所得、行有所获,开启校地共建新征程。
学生代表胡涵月结合自身参与课程的感悟进行发言。她体会到,《公共关系与礼仪》课程让同学们走进社会、感受社会,从点滴小事中感悟到“服务社会”的课程内涵。她认为,社会实践是学习与提升的良好平台,它引导着同学们走出校门、投身社会,不断增强自我服务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
最后,祝院长把“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公共关系与礼仪实践教育基地”牌匾郑重地授予涪陵区马鞍街道办事处。
本次挂牌仪式,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的第八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