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彭钰鑫/文 彭钰鑫 何艳丽/图)为了给学生创造走近英模的平台,提升中华英模对学生的文化辐射力,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双向互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曾昂博士带领我校英模教育团队,依托“千年和”英模教育公益团队的省级与国家级英模教育系列奖项成果,面向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等多学院学子,开设了“走进中华英模:理论与实践”公选课。该课程于9月28日16:20在我校正心楼106室正式开课。授课老师为曾昂博士、范云峰教授、焦存超博士、尹浩博士和孟超副教授。
该课程是我校“学习英模实践周”倡议的大型首秀行动。依据专家建议,学习英模实践周原则上定在每年国庆假日来临前的最后一周,各学段学校在本周内采取集中展示师生学习英模的教学成果、开展学习英模演讲比赛、评选校园先锋人物、邀请英模进校园开展讲座等多种形式,营造爱英模、学英模的浓厚校园氛围,为即将来临的国庆节做好铺垫。
课堂伊始,曾博士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阐发了此门课程内容设定:中华英模包括古代与现代的英雄和模范,中华英模群体极为庞大,本轮课程集中走近的是816英模群体。在我国强化自我创新的关键期,创造条件让同学们走近816英模群体,在访英模、展英模、讲英模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英模“心系家国,敢闯会创”的优秀品质,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更好地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第二位授课的是孟超老师,他为同学们讲解访谈英模时的拍摄问题。第三位是范云峰教授。范教授讲到,这门课程除了自身受教育,最重要的是把英模的事迹通过巡展、宣讲展示出来,以此影响和教育更多的人。
第四位是尹浩老师,他给同学们讲解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访谈提纲,实现访谈的价值最大化。最后,焦存超博士从建设背景、816核工程建设概况及工程中出现的英模人物三个方面介绍了816核工程的相关知识。
整堂教学过程中气氛活跃,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此次课堂的顺利开展,让同学们了解到更多关于英模的知识,对课程的未来进展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