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长师首页
搜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8-05-28动态浏览次数:251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我院一门精品特色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揭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理论轨迹,阐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理论成果,旨在使当代大学生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1998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施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同时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2003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提出,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从2003秋季开设。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高校设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将《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程整合而成,从2006级开始实施。2008年,该课程更为现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该门课程的主讲教师有喻问琼教授。喻问琼,女,教授,思政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部主任。196512月生,重庆涪陵人,西南师范大学马列主义基础教育部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为人真诚,正直友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事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多年承担班主任工作,涪陵市(县级)第八届政协委员。从教以来,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五认真” ,注重教学与育人相结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注重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有效性的结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注重教学的艺术性的探讨和经验的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在参加省市、西部地区的说课、课件制作、论文比赛中获过奖。撰写的《与时俱进是党的生命之所在》、《浴足的哲学》、《创新政治课堂教学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德法并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小康”的哲学思考》等二十多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和省级刊物上。曾获长江师范学院“优秀教师”、“工会积极分子”、“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该门课程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教学内容常新。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内容及特点,一方面每学期都进行集体备课,把中央的最新政策精神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增加本土性内容。(二)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长期坚持研究性学习方法,即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建立学习小组,自选研究主题,自主查找资料、写提纲、撰写论文等,自我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达到理解课程内容之目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也学会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三)2+X实践教学模式。多年的实践,课程组摸索出实践教学2+X模式(“必选+自选”组合模式。必选内容是:学生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写出调查报告、制作PPT汇报课件;自选内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学生实践教学成绩记载分三项:调查报告、课件、自选形式。实践教学成绩占学期总评成绩的30%2+X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了课堂内外实践的有机融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一门精品特色课程,受到校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校外专家田克勤教授评价(本课程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课程建设结合地方特点,运用本土资源;《概论》课开展实践教学是一个难点,许多高校都搞不好,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实践教学有声有色,难能可贵。(该内容根据田教授口头评价整理)项福库教授评价(重庆市精品课程主持人):该课程教师整体素质较高,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坚持研究性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新“2+X”实践教学;教学设计合理,理论联系实际,紧跟国家政策,知识量大,信息量足,既有知识传授,又有热点疑点解析,既有理论的征服力,又有情感的感染力,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整体优势突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命运和出路、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命运和出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和出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探索,离开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果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科学理论总是在发展之中发挥作用和得到发展.自然和社会科学皆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的内容。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程对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长江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0,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重庆·涪陵·重庆市涪陵区聚贤大道16号 邮编:408100 版权所有© 邮编:408000